IMG_1863  

      到紐約市旅遊5日,恰巧為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La Vie d'Adèle)在美上映首週,當然我也忍不住去看了第三次,在影院前除了電影海報外,還另外放了一張紐約時報影評的大字紙板,這篇是我近期看過最好的評論之一。文章裡面提到了電影裡提到的很多文本(這是被大多數影評忽略的部分。我自己是在看到這篇報導的前一天,整理筆記時才意識到這些文本與電影的關聯),包括電影中Adèle很喜歡的作品《La Vie de Marianne》(電影除了改編Julie Maroh的圖像小說外,亦有部分是其實是改編了Pierre de Marivaux的這本書,由原文電影標題可見端倪,英文版標題可以說是完全抹殺了這個巧合。Kechiche可能是Marivaux迷,他的《L'esquive》(愛情躲貓貓)英文版譯名也用了Marivaux另一本書的書名Games of Love and Chance)、沙特《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及希臘悲劇《Antigone》。接下來會寫看第三遍的心得感想,這次劇透的部分可能就頗多了,想保持觀影樂趣者請自行斟酌。

 

      初生之犢:故事的開始,Adèle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孩子(對比之後的成人階段,可看出演技的層次),頭髮凌亂、心不在焉、吃個不停;她是白紙也是黑洞,吸收一切,吞食一切。看著她一點一滴成長,逐漸失去天真,步入不可避免的愛情悲劇,實在令人不忍與心碎,卻是必經的過程(此處用到Antigone部分文本)。她多次提到她討厭學校及老師給她的規範、束縛,參加抗議遊行之後,是她成長的一個開端,開始扛起所謂的「社會責任」,學會反抗現狀,進入未知的世界、領域,亦要顛覆社會傳統、既有印象與偏見,戰勝恐懼。勇氣,愛的勇氣,冒險的勇氣。人生的冒險,身體的探索;身體的冒險,人生的探索。

 

      如夢:交換眼神的一瞬,一切已注定(此處用到La Vie de Marianne文本)。對Adèle來說是一見鍾情,對Emma則是似曾相識。初聽到愛人姓名的片刻,羞澀不敢直視愛人的眼神,愛人離去時,怕她就此消失在生命中的悵然若失,再次相遇時一顰一笑都在發光的喜不自勝,世界因著妳而改變,或者,妳就是世界。Emma是Adèle的mentor與解放者(用到沙特文本),太完美的存在,任何的階級、個性差異在熱戀時期都不是問題,Adèle刻意迎合Emma的品味,便是日後分手的導火線。性愛中,Adèle從一開始的被動接受到主動冒險。忘情時刻眼中只有妳,靜靜躺在愛人旁享受着激情餘溫,有了妳就圓滿,因妳而生,My Love, I'll give you all I've got.(第1章為Adèle的15-18歲,Emma約20-25歲

 

      Nothing Lasts Forever:第2章的開端,Adèle為了Emma,斷絕與保守的父母來往,離開所有不能接受同性戀情的朋友,為了Emma,她幾乎放棄一切。兩人同居已有好一陣子(此時Adèle約25歲上下,Emma約30歲上下),在Emma的藝術家聚會上,她格格不入,手足無措,早已暗示兩人是兩個世界的人,Adèle入世而主內,Emma出世而主外(其餘在電影中對比的暗喻還包括:剛與柔、美國與法國,似乎都暗指男與女和Emma與Adèle的差異),Adèle在聚會上被問到想不想要小孩時,態度明顯閃躲,或許是怕Emma不想要小孩(但諷刺的是,最終卻是Emma先有家庭與小孩),事事以Emma為中心,自己卻極其孤單。對偷情的迷惘,在愛人面前的公然說謊(Adèle在片中兩次說謊,一次是否認自己是Lez,另一次便是否認有跟同事上床),想維持關係,更想保護自己。她極盡所能內化失戀傷痛,在工作上保持專業,但面容之憔悴,一見可明,情緒也影響到她對小孩的耐心,變得焦躁。故地緬懷,細數多少甜蜜回憶的蒼涼寂寞。水的淨化與進化,讓事情澄明沈澱,卻沒能帶走她的惚恍與肝腸寸斷。

 

     重逢:依照對話細節透露的劇情發展(用的手法非常高明),兩人分開大約有1-3年。分開後的第一次見面,Adèle緊抱住Emma,太多羈絆,放不了手(可看出Adèle對Emma有多死心塌地,癡迷癡戀)。但畢竟經過多年,無論是樣貌或是口味早已變了太多,Adèle無法忍受兩人不再觸摸彼此,見不到彼此,呼吸不到彼此,無法控制想與Emma親熱的衝動(還開了一個原本應該不是玩笑的玩笑),而Emma最初雖然閃躲,卻仍有餘情,依依不捨(兩人雖許久不見,卻仍能點燃彼此慾望)。Adèle問了Emma關於孩子的事,出乎她意料,Emma跟孩子處得很好(此處Emma透露了一個更讓Adèle崩潰的事實。咖啡廳整段的對話都寫得極為傑出),Emma回問Adèle有沒有「男友」(不是先問有沒有女友,可以推敲到Emma潛意識的想法),Adèle最終的殺手鐧是問Emma性生活如何,是不是很無聊,沒有激情(Adèle在此補上的話很有趣),雖然Emma的性生活不若以往與Adèle交往時熱烈,但Emma早已有她的家庭、生活了。早已原諒妳了,卻不愛妳,也不跟妳在一起了,我們結束了,但我此生都對妳有無盡的柔情。這無疑是給本想挽回Emma,卻演變成作個了斷的Adèle最沈痛的打擊,但在愛人前還是得強顏歡笑,給她最後的擁抱。

 

      這麼近,這麼遠:Emma邀請Adèle參加畫展開幕,Adèle精心打扮(她在片中為喜歡的人特地打扮不是第一次,這是很有趣的細節),但卻被Emma視為一般朋友閒話家常,在Emma的心中,Adèle早已是外人。穿著藍色衣服的Adèle,承載著太多關於「藍」的回憶,卻也因不再blue而非常blue。Emma的藝術家伴侶隨口指出Adèle身影也在展出的畫當中,無疑暗示着她雖在畫裡,卻已不再Emma心裡的事實。看著Emma與伴侶有着相同的藍眼睛,兩人如膠似漆。Emma是回不到身邊了,Adèle決定離開,就這麼頭也不回地走了。或許哪一天當她回首過去,這一段經驗,能使她進化成更好的人。我第三次觀影時,這段令我印象最深刻之處是,Adèle在女同酒吧被搭訕的場景居然跟在畫廊被搭訕的場景這麼相似,或許暗示着新戀情的機會(但也可能暗示着機會的破滅);而兩人在街頭相遇交換眼神時與Adèle孑然離去時的音樂相同,首尾呼應。

 

      我很崇拜的劇作家紀蔚然冷伯在某一本書中說,小說家與導演是上天的寵兒,因為他們耳聰目明,能敏感的細察一切人事物,化作為最好的作品。而這部電影結合了不止結合了兩者,而是結合了天才小說家與天才導演,甚至還加上兩位女主角從影以來的最佳演出(請務必進電影院看看這兩人有多勇敢無懼。Adèle早已是各大影評心中的無冕后了),毫無疑問是傑作。就我看來,這部片的最大缺點應該算是前半部,太想貼合漫畫,而畫虎不成反類犬,但後半段漸入佳境,走出自己的風格,極其動人。性愛戲太長,太不貼近現實也算是缺點之一(附上相關文章 1 2,這或許是Kechiche以男性之姿,對女性或是女性性高潮表達崇敬的方式(他在電影中透過某一角色之口談到女性性高潮的神秘與極度歡愉,是男性永遠都無法體驗理解的);而Léa與Adèle雖然都是straight,但可以理解她們是比朋友更親密的戰友,片中太多舉動真的就是熱戀情侶非常愛對方才會表現出的,她們對彼此的感情應該非常深(沒有yy的意思)。這部片訴說了愛情的各種樣貌,對青少年(尤其是同志青少年)來說,可能能影響他們日後處理感情的方式,讓他們瞭解,不是只有你獨自面對這種狀況,而是幾乎每一個人的共同情感經驗。對我而言,這部片是一趟屬於我的旅程,教會我重新用不同方式看待世界(事實上,我每每看完這部片,都會惆悵、心神不寧好幾天,在紐約的時候,我甚至差點在MoMA哭出來,我可能對此片著魔了吧)。電影中,階級是破壞兩人關係的最大問題,現實中,這部片引起爭議的部分不也正好相同:工人階級出身的Kechiche與電影世家出身的Léa在價值觀上的不同也差點毀了這部片,幸而,這部片還是在各地上映了(雖然有保守派阻撓,美國票房很不錯!),讓世人得以親眼看見這個平凡又唯美的愛情故事。(補上Kechiche訪問 1 2Adèle Exarchopoulos訪問;兩人訪問 1 2

blue-is-the-warmest-colour-alt-poster-600x937  BX9C9FOCUAAtKci.jpg-large  BX9C2clCMAEfmPr.jpg-large  BX9CnAyCQAAzeJC.jpg-large  BX9Ca8ECEAAn9kh.jpg-large  BX9CqcNCcAA8TNT.jpg-large  BX9CS3PCcAANmEN.jpg-large  BX7Vv2OCAAArIxi.jpg-large  BX9CNk6CEAAqv6U.jpg-large  

 

     延伸聆聽:夜闌人靜時想到的歌,Holly miranda《Everlasting》《Desert Call》、Mr.Children《常套句》、《しるし》;盧凱彤在Legacy的翻唱四部曲《失落沙洲》、《出走太平洋》《飛鳥》、《告訴我》

 

arrow
arrow

    Spenc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