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文章本來寫了很久,卻總差了臨門一腳,為了不使殘稿成為殘念,還是寫完,更特地選在這天特別的日子發。這篇亦算是為「內行人」而寫--也就是說,要大概知道盧凱彤其人其事,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她是誰,請從這刻開始聽她的音樂吧!

 

      從去年11月15日盧凱彤發行Ellen & the Ripples Band V Live演唱會錄音以來,我就無法自制地,不停地重覆聽這張專輯(用itunes下載,希望有一天能拿到音質更好的CD版本),也不知道為何,原本我對Ellen沒有特別的迷戀,只算是會買專輯,有機會也會去聽現場的「還算忠實」粉(可能我一直覺得她就是太文青了,只是我也沒什麼資格講人家),但聽了這張專輯後,我真的情不自禁也無可救藥的重新愛上盧凱彤,我甚至覺得這近乎對情人的偏執,這幾個月間,我幾乎無法別過頭,不注視這個人,無法分神專心去聽其他音樂,唯有在任何能拾起耳機的機會中,一遍又一遍地梳理她的每一張單曲專輯,她的曲,她的詞以及錄音室版本與現場版的各色編曲。

      第一次知道盧凱彤當然是透過阿菇(大家都知道她有多疼Ellen),在這之前,我沒有聽過at17的歌(唯一聽過的一首是The Best Is yet to come,現在聽到兩人如此青澀的聲音相當有趣)而初次見到Ellen本人是在卡夫卡,她來宣傳《雀斑》單曲的第一站,握了手也拿到了簽名,那時的她還講着捲舌音頗重的國語,之後的「彤我一到」巡迴,一人一把吉他加上一台loop station的一人樂團Live演出,我也去了三四場,印象最深的是她在表演The Smashing Pumpkins《Tonight, Tonight》之前,談到:「小時候的我們多勇敢,一個人探險世界也毫無所懼,愈長愈大,要人陪就是要人陪,難以忍受孤單。」;「今日的在台上表演的人都是台下學習樂器的動力!」這席話帶給我相當的震撼,難以想像眼前的此人,吉他彈得好,歌寫的好就算了,還如此靈台清明。而Ellen的現場演出也是有名的比錄音精彩百倍(絕不是說錄音室專輯不好,《掀起》是我該年的最愛專輯,所有的曲跟詞都是上上選),「吉他女神」的稱號也絕非浪得虛名(沒看過現場演出的人,至少一定要看一次!)之後我就去了日本,在日本待了一年半,期間當然不得不錯過所有的演出。

       回到台灣時,她正好出了第二張專輯沒多久,還入圍了金曲奬女演唱人與作曲獎;她在Legacy的演出是我近期聽得最爽快的一場Live。而那天她唱到《寂寞沙洲》唱到落淚(妹姐妳就認了吧),是那麼真摯,那麼動人,讓我似乎看到她歌詞中,那個沒自信又帶點委屈、小女人的她。我甚至因這場演出被啓發,在手機裡打了段文字(當時我因為回台灣而跟日本的曖昧對象分開):「我騙了我自己,我們沒有開始哪來結束。我沒有才華,我沒有自信,甚至沒有未來。我是外人,永遠的外來者。」「那美麗眩目的瞬間,我不要用手機留住這刻,存在記憶卡中的影片與相片都沒有記憶來的美。我不要,我不要和其他人分享,妳就是我的,我要把妳放在口袋裡,你的一顰一笑全是我的。告訴我,你不是真的離開我。」,那場Live在我心中是好心碎卻又好美麗的記憶。

      而在V Live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首歌竟然是Ellen自己沒有唱的Departure(Yoyo哼了曲調),我承認我聽歌一定會先聽歌詞(可能我對文字真的比較敏銳,而且我其實不太懂音樂),這首曲的優美在除去歌詞後光芒畢露,直擊我心,第一次聽的時候我居然還頭皮發麻,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Mui是這麼厲害的作曲者,也就藉著V Live的機會把所有的曲都梳理了一遍,內心暗暗佩服(我甚至沒去看演唱會,只聽了音樂版,就可以體會Mui的現場魅力真是無敵!順道一提,我非常喜歡那個白髮造型)。隔幾天又聽了她兩首純演奏歌曲--《舞》及《See You Later, Alligator》,那時我就想,如果我是電影導演,我肯定會找她來幫我做配樂,不出所然,陳果導演果然有慧眼,找了Vee及Mui做了配樂。;而剛在上週於國家戲劇院結束演出,與進念二十面體合作的《如夢幻泡影》即興彈奏,肯定會讓Ellen在作曲上更上一層樓(我人不在台灣,很可惜未能得見),非常期待她的第三張國語專輯,而她在我心目中已然是女版的Jeff Buckley!

     因為我實在太喜歡Ellen的歌詞了,以下就談談我解讀歌詞的心得:

     尤以第二張專輯,可看出妹姐對情歌的執著(可以猜出對感情也相當執著?!),我總覺得歌詞中有股悲情小女人的形象,頗令人心疼,也不難從歌詞一窺愛情觀(訪談或報導中的Ellen談到感情總是非常嬌羞,但也常令我笑翻,因不難從文字猜想出本人的表情)。而先前EP中,甜蜜的《等等》,讓我想到La Vie d'Adèle的《Thank You》(或許每個人都感謝前度們,他們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讓現任情人能夠遇到這樣美好的我們),都讓我看到Mui相當浪漫的一面(我一直都覺得寫歌告白或談情,非常浪漫,多唱一次,多愛你一點)。而聽到《你根本不是我的誰》之後,我一直好想問Ellen,這麼深刻的情歌,到底要唱幾次,才能不回憶過去,才能聽起來像是別人的故事,能自在面對。

      歌詞當中,如《Departure》--「我抱著自己 叫你 走開」「我在徘徊 等你 過來」;《你根本不是我的誰》--「朝思和夜盼 躡手又躡腳 不過是想抱一抱」、「然後地球自轉了一周 我睡醒 又再為 你守候」;《小霧》--「用盡方法換取了很多里數 卻換不來溫度」、「電話中 你倦了 我只好勾住月亮 晃搖」;《如果還有時間》--「我們擠在沙發上 擠不進來的是煩惱」、「你的笑容從此不老」;《雀斑》--「愛的那麼狂 微弱的吶喊」、「風吹雨散 剩下我在 氾濫」與《哽咽》(整首詞都很精美。與周耀輝合寫),這些詞句,都曾讓我起雞皮疙瘩,這真的是我心中至極的情歌歌詞。當然,我想不只我一人嗅出某些歌詞中的某些暗示(或是明示),如:《只要美麗》、《人造衛星情人》,甚至收在At17專輯中的Demo《I’d go back》(無家想歸),都很值得玩味。我私心很希望Ellen能寫一首關於「性」的詞(如陳綺貞《躺在你的衣櫃》),很期待會用怎麼樣的視角書寫,沒嘗試過的值得嘗試一次,吻過的地方要再吻一遍。

      至於我最喜歡的盧凱彤作品,目前是《一個人回家》single(附Live錄音),我覺得這張CD有承先啓後的地位,總結了at17時期的作品,也加進了《雀斑》專輯的完整概念,亦有翻唱改編Beyond與朴樹的好歌,當然也放了兩首新歌(《一個人回家》與《卡嚓》)。至於Ellen幫其他人寫的歌,如:青春祭(蜜蜂),絕色(海洛櫻),我也很期待聽到專輯版的正式編曲與她自己的詮釋。

      最近我也在補聽at17的所有作品,很多人說,達明一派模糊了性別界線(當然也還有Hocc與張國榮),at17又何嘗不是,甚而破除大家對典型美女的執迷(兩人都是又帥又美又可愛更有才。這種「雌雄同體」的形象,香港明星比台灣鮮明很多)。她們的作品中,我最愛不釋手的歌是《良夜》,雖然早知Candy本來就很會寫詞,但詞曲的搭配簡直讓此歌浪漫的不可思議(Ellen也有於Live中改編獨唱過此歌)。兩人各自分開發展,對我而言,有點像老情人分手,卻昇華成家人般。音樂個性鮮明的兩人,文字詞曲聲線風格各異,互補互襯,合體單飛皆合宜。Ellen離開at17後,以新人身份獨闖國語樂壇,起初我還看過不少批評她歌喉不如Eman的文字,但入為了金曲奬最佳女演唱人後,我想大家都有看到她的努力、進步與成熟(但也有些懷念如《我愛班房》或是《日以繼夜》般的青春青澀)。而她也很不忘本的在個人演唱會上唱了at17的《唱歌》,我非常感動,也跟二汶講的一樣--終於,盧凱彤。

     對身為一個Libertarian的我而言,相當佩服如Ellen這樣的人(還有張懸與Waa等人),她們即使沒念過大學,也比9成以上的大學生來的敏銳、細膩,有文化、有才華太多、也賺更多錢,誰說一定得念大學才能成大器,在她們身上,自由主義者追求的真正美好完全體現。

 

      盧凱彤永遠發着光,只要一站上舞台,全世界都只是背景,人群都為了看她演出而生,在舞台上的誠懇與瘋狂(在某場Live中,唱《不脫知女生》時,甚至還模仿了黃貫中與薛凱琪,我聽到這段時在馬路上突然大笑,被路人投以奇怪的眼光),讓我癡迷,對吉他與音樂(還有愛情?!)的熱情不滅,令我讚嘆,我愛她的勇敢、花心,對身旁事物的觀察敏銳與謙遜但自信,請妳就這麼一直盧 凱 彤。

      談戀愛很好(但有時真的太閃!3月27日的今天,我真的差點被instagram的某張相片閃到腰了!)開心幸福更好,祝福妳。

      我是個很害羞的歌迷,從未站過Live第一排,嘗試跟妳說話;我沒有才華,不會彈吉他,不會寫歌,只能以此拙文贈人(我不確定本人會不會看到),像是情書,訴說我對妳的愛(羞)。

 

      我會在這裡等等,等妳的第三張國語專輯。

 

      生日快樂,盧凱彤!

 

arrow
arrow

    Spenc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