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我沒有在第一時間公佈金球奬入圍名單的時候就上來打這篇文章--事實上我也一個月沒有更新部落格了,因為得了重感冒,病了一陣子。回到正題,因為在法國上映時間不符奧斯卡外語片報名資格的La Vie d'Adèle,不負眾望地入圍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官方入圍名單),但是Adèle Exarchopoulos卻沒有入圍戲劇類最佳女主角,還是讓我大呼失望(今年的入圍名單我算是相當滿意,很多艾美獎上被忽略的演員或戲劇都有獲得入圍肯定,電影類的入圍名單也很完美)。大概在一週前,全美各地的影評人協會公佈他們的今年各大電影獎項,九成以上的女主角獎項都被Cate Blanchett拿走了,只有洛杉磯(Cate與Adèle並列)與猶他(給了Adèle,不愧是Sundance大本營)除外,雖然Cate也演得很好,但Adèle明顯勝出,或許是迫於人情壓力吧,該給天時地利人和的Cate一個遲來的肯定,而超年輕的Adèle未來還有機會,但在我心中Adèle就是今年的無冕影后

      而我也想稍微分析一下金球外語入圍名單,我第一部會淘汰掉的就是The Wind Rises(風立ちぬ),無論是在細節或是劇情上都完全不敵其他四部(但也有可能因為人情壓力而獲獎,畢竟是宮崎駿的最後一部片);The Past(Le passé)可能是我第二部會淘汰掉的,在劇情上沒有辦法與導演的名作《分居風暴》相提並論,只能說是不夠完美的好作品,而在坎城也敗在La Vie d'Adèle手上,甚至連奧斯卡外語片都沒入圍,我不覺得此片會成為金球黑馬;剩下的三部是我認為比較有可能廝殺較量的作品,The Great Beauty(La Grande Bellezza)雖然在坎城也是La Vie d'Adèle的手下敗將,但卻拿了今年的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打敗La Vie d'Adèle),我也進了電影院看了此片,拍得非常好,非常美,非常Fellini(配樂簡直完美),如果金球的評審們偏向歐洲口味的話,此片拿奬不無可能(今年坎城的評審偏向美國口味);至於The Hunt(Jagten)可能會是黑馬,各方面都在水準之上,雖然也有爭議性,但不如La Vie d'Adèle爭議大,不喜歡Fellini風格的人也有可能會投這部片,但整體來說,我還是非常非常看好La Vie d'Adèle會拿奬,甚至可期未來凱薩的橫掃,我覺得有沒有奧斯卡真的沒那麼重要了。

      接下來是好久沒有消息的電影Carol,終於有新動靜,在此要非常感謝網友WiseChildren在第一時間於部落格留言,提醒我這則我差點錯過的重大新聞(此新聞連結必看!)。整個劇組決定移師Cincinnati拍整部片,甚至要在當地搭出紐約市及部分紐澤西的場景,預計明年3月中旬開拍,Imdb也新增了此片的Production Design by Judy Becker--幫斷背山和派特的幸福劇本等片設計過,跟Todd Haynes也有合作過《I'm Not There.》,相信應該會順利開拍,但不確定到底能不能如期於2014年完成整部電影,如年底完成,或許可參加後年初的柏林或是春季的坎城影展,8月底的威尼斯與9月初的多倫多也不失為好選擇,只希望能早日看到這部電影,而電影的名稱為Carol,或許敘事的角度會與小說中以Therese為主的視角不同,很期待編劇與導演的處理手法。

      而以下呢,這是我今年最後一次看La Vie d'Adèle,也是今年最後一次寫這部片了,再度提醒大家以下有超多細節劇透。

 

      故事一開始,Adèle與曖昧對象Thomas談到文學、音樂及學校教育,之後甚至去看了電影(Adèle很不專心),可以看出兩人的品味幾乎完全相反,也暗示了Adèle對「傳統」(大多數人眼中較為傳統的異性戀,以及學校過度分析文學作品的傳統教法等)有所質疑,是之後被Emma吸引到同性戀情中的伏筆。Adèle與Emma的價值觀也很不同Adèle喜歡文學,偏向感性(重愛情);而Emma喜歡哲學,較為理性(重事業)。人們總是會被品味或個性截然不同的人吸引,擦出最燦爛的火花,卻也是最終分離的關鍵。

      Adèle自慰後的徬徨、無助及不知所措(對性的未知、性向等青少年的種種問題),淚眼朦朧,非常真實(原著圖像小說這個部分的描寫更多更細膩),而她幻想的對象是在街上只有一面之緣的Emma,而非相處的一整個下午的Thomas,很本能地被同性吸引(有很多關於Adèle是lez還是bi的討論)。跟Thomas上床,假裝高潮,無來由的惆悵,最終分手,為了化解失戀及青春期的眾多不適,除了用食物調解情緒之外(Adèle在人後、門後悲傷哭泣,壓抑卻勇敢、堅強的特質,是導演為之後Adèle的「女英雄」形象伏線),也走上街頭參加示威抗議,讓她成長、成熟了一些。抗議中用了很多關於「藍」的細節,雖然我很討厭此片的英語片名,但導演的用心也是可以看出來的,藍還是此片的主色調,只是到最後藍已不是最溫暖的顏色,而或許是最冷酷及憂鬱的顏色(電影中描繪Emma比小說中冷酷很多)。看了這麼多次電影,示威抗議是我此次觀影被感動的第一景,Adèle又唱又跳,大聲喊著:「我們不會放棄。」卻似乎也一語成讖的點出她再怎麼不捨,最後還是得放棄Emma。

      Adèle因同學Béatrice的調情挑逗而動了真情,這是她第一次對女人動心,臉紅、掩不住的喜悅及開心,轉為之後會錯意的尷尬與心碎難堪(有趣的細節是導演在之後好幾場戲之中都加入了短短幾秒關於Béatrice的鏡頭,無論是在與恐同的同學衝突之際,或是之後在因被欺負而課上流淚時,Béatrice那種知道內情卻又不能說的表情,觀影樂趣之一),卻也是她與Emma相識的契機。在被Valentin帶到gay bar後(Adèle唯一能說真心話的好友,也是唯一在乎她的人是個男同),自己又偷偷溜到lez bar,像是進了大觀園,雖然很不自在,但還是決心留下,而她在酒吧內徘徊,與Emma擦身而過,也差點錯過,但兩人畢竟還是被命運緊緊相繫的,Emma對Adèle的調情、eye sex是我很喜愛的一景,而其中當Emma問到Adèle喜歡什麼美國電影時,Adèle在Emma耳邊突然愣住,此景對我來說仍為難解的謎,究竟是在愛人面前太緊張、太逞強,還是不自主地就偷瞄、端詳起Emma,我還參透不出真相,而當Emma說出自己的名字時,可看出Adèle在心裡默默微笑暗記,這一整段都是我的私房片段。(此處有趣的細節是:與Emma當時的正牌女友Sabine一起冒出來的人是--Lise!所以Adèle跟Lise有一面之緣早在這個時刻。而至於Emma到底有沒有先背叛女友Sabine而跟Adèle在一起呢,兩位演員有在訪問中提到其實他們有拍關於Sabine的情節,只是後來沒有放到電影裡,或許導演版會放進去,期待!

      Adèle與Emma開始交往,Emma替Adèle素描,畫中人是Emma眼中的Adèle,是女人眼中的女人,是Adèle卻也不是真正的Adèle(有種哲學氛圍)。臨走前,Emma對望數秒Adèle,臉上輕輕的一吻,可說是片中最浪漫的場景之一(片中兩人各種熱情的吻,我認為比性愛戲性感多了,尤其是熱戀時在公園熱吻的那幕,拍攝角度與光線是此片最美)。兩人一起逛博物館,欣賞女體畫,Adèle開始懂得欣賞女人,也欣賞自己(也算是模仿與遷就Emma的開始);之後Adèle問到Emma第一次愛上女孩的經驗,發現Emma也有「試過」男人,跟自己的經驗相似,更是喜歡Emma了,亦不時偷瞄Emma的身體(生理上的慾望);Emma用Voracious(英語翻譯)形容Adèle,便是形容兩人熱情性愛的最好形容詞,貪婪地品嘗對方,要吃了對方。Adèle重要的十八歲生日,Emma卻缺席,但那首I Follow Rivers卻已道盡她的心聲。兩人的第三場性愛戲(在Adèle家),雖然是其中最短的一場,卻也是最親密的一場。演員在訪問中有提到,其實她們有拍兩人被Adèle媽媽逮到的戲,Adèle被迫在Emma與父母之中做出選擇,而她選擇與Emma相依為命,說Emma是Adèle的一切並不過分(這是小說裡本來有的情節,導演覺得太過同性戀cliché而拿掉)。

     第二章開始,兩人同居。Adèle是同事眼中的乖乖牌,總是獨來獨往,提到家人(當然只有Emma)時眼裡都是笑。在文青聚會上,很多的對話細節不時點到Adèle對婚姻的看法,Lise懷孕自然身邊該有個「爸爸」;Adèle也想要小孩,卻擔心Emma不想要。女人直覺提醒她該提防Lise,最後不幸成真。聚會後,Adèle枕Emma臂上,說著枕邊情話,與世無爭,遺世獨立,全世界都可以不在乎,張愛玲曾對胡蘭成說:「我真恨不得把你包包起, 像個香袋兒,密密的針線縫縫好,放在衣箱裡藏藏好。」應該是全天下情人的心聲;而張在《色戒》中又寫到:「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用在這裡精準無比,Adèle的心、靈魂和身體都是Emma的。有Adèle相助的Emma事業起飛,卻也漸漸冷落了Adèle(有很多討論Emma是否真的愛過Adèle,抑或只是利用她,之後又刻意找理由甩掉Adèle。我覺得Emma是有深愛過Adèle的,但比起事業,或許感情在Emma心中的地位沒那麼重要),Adèle只好也專注在工作上,或許Adèle喜歡小孩的原因是:他們是全世界唯一不批判他人的一群,無論她是否不懂藝術、哲學,只知道Bob Marley和Picasso,在他們心目中她就只是Adèle。

     情人總是相愛卻也互相傷害,兩人大吵是全片中最激烈的一段,而Adèle痛哭哀求情人原諒她卻也是最動人的片段之一。在人後幾乎無時不刻不哭的Adèle,連在夢中都在思念Emma,驚醒更是滿臉淚光,身體的寂寞,獨行、獨眠的心酸,難以忍受。很多時候不是「不見不散」而是「不散不見」,承受不住思念之情的Adèle最終還是與Emma見面,在咖啡廳的這場戲,是後勁最強,最動人,最震撼的一場戲,我到戲院看了那麼多次,每一次總有人在這場拭淚,也是我最愛、最心痛卻也是每次最渴望看到的一場戲。Adèle含著Emma手指時是那麼渴望,那麼悲傷(我不懂為什麼有人笑)。站在Emma的角度看,Adèle愛我愛得這麼深,自己也曾那麼深愛過眼前的這個人,過去如何割捨,不願意強烈抗拒Adèle,卻也不願背叛Lise,深陷兩難當Emma落淚時,Adèle輕撫著Emma的頭髮,捧著Emma的臉,像安撫小孩一樣(Adèle擅長的事),沒事了,沒關係(總是我哭點潰堤的地方,斷背山裡也有類似的一幕),如果我的愛讓妳這麼痛苦,只能給妳最後的溫柔--我再也不打擾妳了。於是,電影的最初與最後,Adèle都是一個人回家(想到同名歌曲),也讓我想到High Art的結尾,愛人離開之後,連強顏歡笑都難。無論是原著或是電影,死別或生離,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導演Kechiche對電影非常有熱情,更像是個夢想家,這部片是西、比、法三國的合作投資,我非常感佩歐洲社會對這群藝術家、夢想家的大力支援與支撐,我幾乎不能想像在其他地域能有投資人給予獨立電影製作這麼大的金援與自由(800個小時的錄像,拍了五個半月,甚至差點要去紐約拍攝)。而由此片亦可看出Kechiche對女人的愛,從開頭一群女高中生大肆地、露骨地談論「性」,是反傳統近乎革命式的;Adèle的在阿拉伯語中是「正義」之意,切合導演塑造Adèle的「女英雄」形象--她獨自承受傷痛,盡本份工作。英雄,不一定要剛強地與世界對抗,而是以女性的、溫柔的巨大力量,生命本初的包容與愛,完成使命。這點Kechiche與他崇拜的Marivaux很像(我正在看La Vie de Marianne,可說寫女性心理寫到骨子裡),雖身為男性,卻都以女性為主角說故事(片中雖以Adèle的角度看世界,但Emma的性格也很立體。甚至連我的直女好友看完此片告訴我Emma是她的fantasy),也講得那麼動人,那麼細膩(讓我不禁想到紅樓夢作者描寫、詮釋各色人物的細膩與精準),連細節--如片中Emma喜歡的畫家Gustav Klimt與Egon Schiele的繪畫風格主題以性、愛及女人為大宗--都可一窺一二導演的內心世界。

      我在這個部落格裡花了這麼多篇幅,絞盡腦汁,用盡我的拙劣文筆想說些我對這部片的感覺,全因我真的對此片著迷、著魔,入戲太深。我從來不覺得我特別喜歡愛情故事,看完片這才發現原來我這麼喜歡愛情故事,這麼渴望愛情。片中角色對我而言都是那麼如在目前,那麼活生生的人,透過他們,我看見我平日忽略、錯過的日常風景,看見愛情的美好與殘酷,回憶起最痛苦的失戀,看見人的完美與不完美,現在走在路上,都會好奇每一張陌生臉孔後的心碎故事,在愛情中,我們都是Adèle。但傷痛也帶來勇氣與力量,讓我們更強壯地面對未來。我不知道我這一輩子會不會有機會跟情人說:「我對此生對妳都會有無盡的柔情。」能不能愛得那麼炙熱瘋狂奮不顧身,毫無保留,死心塌地(我懷疑,反對此片的保守派是不是沒有狂戀過一個人?也沒有任何熱情的性愛經驗?那種放肆狂野的情色與純潔,其實接近於《詩經》思無邪的自然純粹),我會遇見我人生中的Emma嗎?那個我永遠忘不了,會記著一輩子的人。我感受到這部電影的強大力量,那麼溫暖、動人、細膩、誠摯,卻也排山倒海,直擊心裡最深處。我好想自私地把這部片藏起來,這是只屬於我的電影,只屬於我一個人的電影,我不要跟任何人分享,我要偷偷地把它藏在我內心的一處,像是記住過往的情人般,像是Adèle記著Emma般,有朝一日,微笑着回首。

 

      同場加映:雖然La Vie d'Adèle不符奧斯卡外語片的報名資格,但Adèle Exarchopoulos還是有機會入圍最佳女主角的,因此美國片商IFC/Sundance為她剪了一支Red-Band Trailer,請考慮Adèle Exarchopoulos!另外紐約時報請了著名攝影師Janusz Kaminski替今年入圍奧斯卡希望濃厚的幾位演員拍了11支短片Making a Scene,THR也有今年最佳突破演出演員的Roundtable,Variety也不甘示弱地錄了今年最佳女演員的RoundtableAdèle上The Charlie Rose Show。另外附上之前Kechiche在香港接受THR訪問的文章(還在不爽Léa...

      而我對這部電影的幾個疑問:1.Emma在咖啡廳對Adèle說的「兩個小孩」,指的是她自己與小孩,還是她跟Lise真的有了第二個小孩? 2.Adèle與Emma究竟交往了多久又分開了多久呢?我在IMDb上有找到相關討論(1 2)尤其是第二個問題的討論串裡,有一個回覆說他真的問了導演這個問題,姑且不論是真是假,答案真的讓我大吃一驚。

      再附上片中所用的幾部文本與電影相關連結:電影中的法文老師要學生們拿來與La Vie de Marianne》相比較的書是很有名的《La Princesse de Clèves而其改編的電影之一La Belle Personne很巧的是由Léa Seydoux主演(是她的代表作),知名影評人周星星有很詳細的影評(電影也是他翻譯的);Adèle被恐同症的同學們霸凌之後,他們在課堂上念的詩似乎是法國詩人Francis Ponge的De l'Eau(部分法文文本英文翻譯→第二首water。不是十分確定,有錯誤請指正);以及Emma的文青派對上所播放的電影是1929年的德國黑白默片Die Büchse der Pandora。無論是小說、詩或電影都帶著與劇情相關的暗示與隱喻。

 

      延伸聆聽:不知為何,想放上夕爺為阿妹寫的《我最親愛的》,希望Adèle未來想起Emma也能感受到這份溫暖。

      謝謝大家看完這麼長的文章,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BaCV1YSCAAA0f0C.jpg-large  BbgWkXnCMAEzZHg  003  

 

 

arrow
arrow

    Spenc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